江西省高安市是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该基地是江西省发改委和省经贸委批准的全省惟一的建筑陶瓷产业专业基地,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分生产区、展贸区、物流区、培训区等相关链区。拟建陶瓷生产线227条,已投产生产线75条, 2008年7月,被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成为全国惟一获此殊荣的建陶产区。
2009年,陶瓷产业被列入全省13个重点发展产业,高安陶瓷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高安市委、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举全市之力,强攻建筑陶瓷产业,按照“五个一”产业发展思路,把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建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生产园区、一个产品展示中心、一个建筑陶瓷研发中心、一个三产服务中心,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企业聚结中心。到2012年一期规划200条生产线达产达标后,达到年产6.5亿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年利税18亿元。
陶瓷产业产销两旺
今年以来,高安市陶瓷产业基地整体运行良好,今年1—2月,全市43家投产陶瓷企业,75条生产线全线开工,产销两旺,出现了令人预想不到的良好开局,截止2月底,全市累计生产各类陶瓷产品7000万平方米,完成产值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29%。
签约项目多,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农历正月初一,福建客商投资2.6亿元陶瓷生产项目成功签约落户,紧接着在正月初六又有瑞洋、罗斯福2家企业同时签约落户,总投资额达7.7亿元,实现了高安市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到目前为止,在谈项目有10多家,其中投资意向比较明朗的瑞鹏、太阳、金环等企业总投资近12亿元,4月底前签约项目达7个,签约资金达20亿元。
企业产品供不应求,春节加班加点
全球经济低迷,企业纷纷减产裁员,而高安却是一番春意盎然的景象,出现了少有的“暖冬”。今年春节,有近12家企业因产品供不应求、加班加点,春节没放假,开足马力生产,至少有8家企业因职工强烈要求只放假3—4天,大多数企业在正月初六前就恢复生产。目前,全市没有一家企业,没有一条生产线停工,企业产销两旺。
新建扩建积极性高涨,出现了难得的投资热
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影响和陶瓷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高安市陶瓷企业信心大增,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等待观望之后,投资积极性高涨,在建项目欧雅、普京等加班加点,力争早日投产,一期达产达标企业,绝大多数在紧锣密鼓地计划兴建二期,出现了难得的投资热。据调查,该市新明珠、新中源、普京、太阳、五环、新中英、瑞鹏、瑞阳等陶瓷企业都将在近期新建二期生产线,初步统计,到今年底,全市至少要新增陶瓷生产线40条,新增产能在1亿平方米左右。
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产业链接日趋完善,竞争优势日益彰显
高安市委、市政府在创办基地之初就非常重视整体的规划、产业的布局、配套的完善,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全方位配套。到目前为止,基地水、电、路、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到位,机械、包装、化工、原料、环保等上、下游配套项目应有尽有。基地实训中心大楼正在建设之中,预计6月底前可全面交付使用;铁路专用线建设也将在4月份动工兴建,预计明年4月份可投入运营;樟树赣江水运码头正在紧张地规划设计之中,预计今年年底前可正式动工,明年底可投入运营;海关、商检等口岸作业区以及陶瓷检验检测中心也正在积极地争取之中。目前,高安正在被业界所接受、所认同,高安被业界认为发育最完整、布局最合理、配套最完善、竞争力最强的产区之一,高安模式反被广东等地的一些新产区所复制。
产业创建优势彰显
高安陶瓷产业随着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的创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得到了提升。广东新明珠、新中源、欧雅、普京、恒达等陶瓷企业的进驻,为高安陶瓷产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带动了整个高安陶瓷产业的提升。过去,高安本地陶瓷企业产品的优等率不到75%,随着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引进,高安陶瓷企业的产品优等率达到了95%以上,减少了产品的破损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两年前高安陶瓷产能不足1亿平方米,去年高安陶瓷的产能达到了2.4亿平方米,市场覆盖度也从过去的江西本省及湖南、湖北、安徽少数县市扩展到沿海城市和津京唐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陶瓷行业的税收也由过去的20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5000万元。
产业链得到了延伸。陶瓷企业的进驻带动了相关配套企业的跟进。自基地创建以来,落户基地的陶瓷原料、机械、化工、包装等配套企业达30多家,全国知名的陶瓷配套企业三英棍棒、中窑窑业、大鹏制釉等企业也纷纷在基地设点。陶瓷行业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大进大出,原料的购进和产品的销售都要通过运输来完成,在高安水运、铁运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汽运成为了主渠道。两年前,高安汽运行业的税收是3000万元,2008年高安的汽运行业税收达到了7000万元。高安经济得到了拉动。建筑陶瓷是一个投资大、产能高、物流量大的行业,它既是深根型经济,又是引擎型企业,对经济的拉动力达到了1︰3至1︰4,建陶产业的发展还拉动了高安的娱乐、餐饮、建筑材料等行业的消费。
促进了农民增收。陶瓷企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基地企业的陆续投产,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到目前为止,基地陶瓷及陶瓷配套企业共解决了近2万人的就业问题。如果全市227条陶瓷生产线全部达产达标,仅陶瓷企业就可解决近5万人的就业问题,再加上上下游配套产业的用工需求,将解决近8万人的就业问题。就基地附近村民的收入而言,年人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
这些变化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得益于省领导对基地建设的大力支持。该市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敏锐地抓住了建筑陶瓷梯度转移的重要机遇,成为全国130多个陶瓷产区中的“合法”省级建筑陶瓷产区;二是得益于科学定位。将建陶基地定位于江西省高安市东南部素有高安“金三角”之称的八景、新街、独城三镇交界处,这里有便利的交通优势,便于建陶产品的销售,这里远离城市、环境容量相对较大,耕地村庄较少,有利于降低开发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定位,该市坚持“做产业、成系统、可持续”的理念,着眼于清洁生产环保立园和系统化布局,提出了“五个一”的发展思路;三是得益于高安市委市政府的精心运作。高安市委、市政府把建陶产业当作高安的主业来抓,把发展建陶产业当作重振高安建陶共识,全市64个行业通力合作,主动作出服务承诺,出台硬举措,各部门、各乡镇主动请战,与企业结对子,为落户企业提供一流服务。高安人舍小家顾大家,站在发展高度,齐力推动陶瓷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江西省建筑陶瓷
产业基地简介
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区位优势明显,距赣粤、沪昆高速公路胡家坊大型互通出入口仅10公里,高胡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内有220KV金子山变电站、新街110KV变电站和新明珠110KV变电站专供基地企业用电,周边设有货运火车站3个。
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自2007年3月建设以来,目前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近2个亿,共完成土石方1800多万方,完成路面硬化35公里,新架设电力设施线路27.3公里,雨污水管网铺设50公里,完成亮化20.5公里,绿化面积53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2.5万平方米,完成日产2万吨自来水装机容量。基地铁路专用线项目已获得铁道部行政许可,并于2008年12月29日由省政府发布开工令,将于2009年5月动工建设。共引进陶瓷及配套企业58家(其中上亿元以上项目20家,5亿元以上项目8家),合同引进资金近123.805亿元,拟建生产线188条,其中全国知名品牌陶瓷企业新中源陶瓷集团、新明珠陶瓷集团、欧雅陶瓷、英皇卫浴洁具、恒达陶瓷、伟达陶瓷等都相继落户,福建豪山、佛山阳光、宏宇、能强以及日本的爱和陶等项目正在洽谈中。目前已有42家企业开工建设,其中20家陶瓷企业33条生产线及10家配套企业已建成投产,预计2009年将新增陶瓷生产线40条。
在第四届陶瓷行业新锐榜评选活动中,高安陶瓷产区拨得头筹获年度产区奖。2008年7月10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正式将高安产区命名为“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并授牌。2007年、2008年基地建设连续两年荣获宜春市产业基地建设第一名。
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
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再次实现华丽转身
本报讯 记者 李建军 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高安抓住机遇准备再次华丽转身。即使是周末,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书记徐结强依然在办公室里忙碌。他告诉记者,在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广东部分陶瓷企业经营困难,滞销的陶瓷产品甚至堆满了仓库。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卡车成群结队地到高安拉货。
“我们的企业过年全部都没有休假,都在加班加点地干。”对此,徐结强介绍说,这是因为高安的陶瓷产业已经在国内形成了集群的品牌效应。以前,广东等地的陶瓷企业主要面向出口,做的产品比较高端,而高安当初打造陶瓷产品基地时,为了与他们错位竞争,主要是以内销为主,做中低档产品。当金融风暴袭来、出口严重受挫的背景下,广东等地建陶生产线受到波及而被迫停产。然而,因为国家拉动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却给了高安“内销”建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广东的订单,因他们生产线停止,而流到我们高安来了。”
“政府和企业都要具备先人一步的敏锐市场意识。”徐结强说,就像此前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的策略,是抓住了奠定其在国内陶瓷产业优势地位的一个机会,让许多投资者认识了高安。而现在面临竞争加剧的挑战时,高安陶瓷产业基地又将进行一次华丽的转身。“我们正陆续投入超过10亿元的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向中高端市场转型。他们近期目标是要实现200条生产线,产能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至七分之一,远期目标是产能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